作者:admin 來源:http://www.jhrnvt.tw 發布時間:2019-06-05 人氣 :
一、 教練員資格認定
1、 教練員需要經過六個月以上的培訓。
2、 培訓期教練不得獨立操作高空保護項目,培訓操作必須有正式教練員作第二保護。
3、 教練員招聘文化水平要求必須達到大專畢業以上,體魄健全,愛好體育活動且有較強的體能,性格外向,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。
4、 教練員資格考核由部門經理(或校長)組織全體正式教練員考評,考評必須由全體教練員簽字并由部門經理(校長)簽字上報總經理批準后,方可成為正式教練員。
二、 教練員培訓
1、 體能培訓:攀巖
在訓練中,學會各種技巧,學會穿安全帶,打保護結,學會各種安全保護設施的使用,熟練掌握及運用各種攀巖技巧之力學原理在攀巖中的使用,體會心理素質對體能活動的支撐作用。
2、 心理素質訓練項目:凌空抓扛高空跨越在訓練中,體會高風險運動的危險性,懂得生命的重要性,保護學員的生命就象保護自己的生命一樣重要。學會在高空應用安全保護設施的操作程序、方法。
3、 協作項目訓練:
團隊訓練統稱協作項目,教員培訓除親自參與做項目外,主要是隨教員帶團,在培訓中熟悉掌握各種技巧在項目中的應用,掌握容易產生危險的環節和怎樣預防的措施,并主持學員完成訓練后的講評活動。
4、 綜合項目理論培訓
專業知識培訓,專業理論培訓
三、 安全保護設施安裝操作程序
1、 準備工作:
地面各點保護繩、安全扣清理并安放到位。
高空保護點安全扣、牽引強清理、短繩準備。
安放穩木梯。
負責高空保護點安裝教練必須穿好安全帶,并將牽引繩、安全扣扣在安全帶上,牽引繩卷長度不得超過40厘米。
2、 準備完畢,教練員沿木梯及工作通道上鋼扶梯攀至9.7粘平臺,先用短繩及安全扣扣穩自己安全帶后,方可開始各保護點繩扣安裝。
3、 教練員上15米平臺時,必須用短繩及安全扣將自己扣在上升通道鋼扶梯上,每上升短繩的一段長度移動一次安全扣,依次漸上直至工作平臺,用安全繩扣好自己后方可安裝安全扣及保護繩。
4、 安全扣安裝程序
絲接安全扣:凡連接鋼環,均須用雙鎖口,兩鎖位置相反,扣入鋼環后必須鎖緊(以絲牙旋緊為止)。
自動鎖安全扣:凡連接鋼環均采用雙鎖,兩鎖位置相反,扣入鋼環后要確定彈簧鎖入正確(規定)位置。
5、 安全扣檢查
絲接鎖安全扣:旋扣不緊,有滑絲現象均不得使用,磨損肉眼內觀察達到1毫米以上不得使用。
自動鎖扣:彈簧失效,鎖口不到位不得使用,磨損肉眼內觀察達到1毫米以上不得使用。
6、 專用保護繩檢查
專用保護繩不得有局部粗凸變形,不得有表面保護層破損、破皮,凡有以上兩種現象均必須更換,不得使用。更換下的長繩可改為短繩用,方法是去除變形破損處,改短后,要將剪口處熱敷封接好!
四、 安全設施檢查程序及部位
1、 高空保護點檢查部位
通道:木梯是否完好、鋼扶手有無松動
斷橋、鋼環、短繩、斷橋木結構、海綿
凌空抓扛:
鋼環、鋼絲繩、繩扣、獨木橋、海綿塊
攀巖:
鋼繩、繩后、鋼環、鋼架
天梯:
鋼繩、繩扣、鋼環、橫木桿
鋼繩:不得有斷絲、鋼繩繩扣不得松動,鋼架螺栓必須完好,鋼環不得有裂紋、直徑方向磨損不得超過1.5毫米、木梯必須牢實完好。凡有以上隱患,未經排除不得使用。
2、 地面保護點檢查部位
地環扣、逃離集中營墻面支點
3、 鉆圈檢查部位
鋼絲繩、繩扣
4、 保護繩繩結檢查
保護繩繩結一律規定打成雙8繩結,繩結方向生天換方向一次,繩結與安全扣摩擦處每一次均應錯開,錯開位置相距2厘米即可。
五、 操作規定及程序
1、 保護繩、安全扣掛好后必須做負重試驗,即:誰掛繩、打八字結、套安全扣,誰先做第一次攀爬、跳(攀巖)跳(凌空抓扛)跨斷橋。
2、 當天掛繩、打結套安全扣人員必須做記錄,并由本人簽字確認。
3、 當天掛繩、打結套安全扣教練員簽字后必須由部門經理檢查確認,部門經理輪休時由領班檢查并簽字確認。
4、 當天掛繩人員必須檢查范圍:
本規定第三條、第四條規定檢查范圍
5、 每日雙檢、雙查制度必須建立工作檔案,檔案內還應包括保護繩、安全扣記錄,維修廢話記錄。
6、 教練員在操作時間內,不準吸煙。
7、 教練員在操作時間內,必須集中精力,眼睛注意觀察操作對象的動作,并隨時提示操作對象按正確方法動作。
8、 正確方法定義
攀巖:保護繩必須放在雙手中間
三點立穩后再移動第四點
下降時雙腳雙手輕點墻面
提示攀巖者攀巖前取下隨身攜帶貴重物品,交給自己人看管
高空跨越:將鋼環移至頭頂前方
不得自己解安全扣
凌空抓扛:
戴上安全帽并系緊,將隨身攜帶的手機、傳呼機、手鐲交給自己人保管,把長繩放在背后,下降時不要抓長繩
背摔:
將隨身攜帶的硬物解下集中交給自己人看管,捆手后,要雙肘緊抱胸前,背向下倒時要蹦直平躺,腳不亂蹬,不要彎腰成下坐形態,把全身重量集中于一點。下面的人任務情況下不得放手。
逃離集中營:
相互之間錯位時要小心緩慢移動,短繩扣手雙手扣繩,重心向墻面,不要讓身體各部緊貼,注意上下移動配合。
連橋移動
相互之間貼身移動位置要緩慢,重心向內,互相扶助,動作要小不要躍動,造成共振。
有軌電車:
口令步調一致性,移動時重心向后,雙腳成八字形。
9、 教練員在做凌空抓扛地面保護時,必須在保護繩上打結并用安全扣鎖定,結點位置以人體第一下降點距地4米以上,5米馬下。解開繩結后,緩慢向下放至地面,待學員站穩之后方能松繩。
10、 教練員在操作攀巖保護時,必須目視攀巖者動作,雙手握繩,隨攀巖者向上移動,攀巖脫手后,雙手握繩隨攀巖者緩慢向下移動,將攀巖者輕放在地面站穩之后方可完全構繩解扣。
11、 教練員在高空操作時,必須將自己用短繩扣在固定點上,方可操作。
12、 高空操作教練員必須隨時將訓練者用安全繩扣住,解開一點的安全扣,必須立即扣上另一點安全扣。
13、 教練員做保護性操作時,每小時更換一次或每操作保護20人更換一次。
14、 嚴禁教練員帶病、帶情緒上崗做保護操作。
15、 不論地面保護或高空保護,在扣安全扣時,必須確認安全帶已穿戴正確無誤。
16、 高空保護教練員在與地面保護教練員用手勢聯系,確認地面教練員已作好準備后,方可讓訓練者從安全欄內走向跳臺,如訓練者因故回返安全欄內,須再次與地面保護教員聯絡方可讓訓練者走出安全欄站到跳臺。
以上操作規程望涉及部門嚴格執行,公司將以此內容做為安全檢查及獎懲考評標準。